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专题专栏 > 营商环境
康平县2022年以“只提交一次材料” 改革为引领实施高标准营商环境行动方案
文章来源:康平县营商局 发布时间:2023-03-03

为深入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,全面落实省、市持续打造“办事方便、法治良好、成本竞争力强、生态宜居”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,以“只提交一次材料”改革为引领,实施高标准营商环境行动,推动康平营商环境整体建设水平进入全市一流行列,制定本方案。

一、总体要求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,深入落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,坚持对标一流、改革突破的总基调,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制度创新、政策供给为核心,流程再造、机制优化为关键,构建法治化、数字化、标准化新型营商生态,切实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深度融入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大格局,为推动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出贡献。

二、主要目标

在营商环境评价中进入前列。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,针对指标锻长板、补短板、强中端,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流程再造、规则重构、机制创新、场景迭代,全方位提升各指标领域营商便利度的改革质效和系统性竞争力,以一流的营商环境支撑康平高质量发展。

“只提交一次材料”改革为引领。以“只提交一次材料”为核心,全方位、系统性重塑行政体制、业务协同、技术支撑,着力构建“人企-数据-服务”精准有序链接的政务数字生态关系。

加快提升营商环境水平。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,对标先进地区,主动对接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,推动营商环境数字化转型,切实提升营商环境整体建设水平。

三、重点任务

(一)打造“办事方便”的政务服务环境

以“只提交一次材料”为引领,构建舒心、暖心、贴心的政务服务,实现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、线上线下深层次融合、服务能级跨越式提升,推动办理建筑许可、政务服务、登记财产、纳税指标进入优秀行列。

1.深化改革,提升政务服务效能。加大力度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,制定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,有效推动线下当场即办。优化审批流程,减少办理环节、压缩办理时限。提升登记、交易、税务信息共享集成,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互通共享。全面实现一般登记2个工作日内办结。涉及企业、重大民生项目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,查封、异议、注销登记即时办结。“一窗通办”,提质增效。分区设立综合受理窗口,前台收件,后台审批,实现只到一窗,提交一次材料就能办完事,提高“只进一扇门”和“一窗通办”率。

2.“一件事一次办”,提升办事便利度。立足企业和群众实际需要,梳理“一件事”事项清单,优化再造政务服务流程,通过对事项、环节、材料的整合,实行“一次受理、集成服务、并联审批、一站办结”的全新流程,不断优化办事体验,提升“好用”度。

3.创新服务举措,办理纳税便捷优体验。改进服务方式和办税方式。全力推行自主办税、前置服务和全程互动办税缴费服务方式;积极宣传电子税务局、税企互动平台等“非接触式”办税方式。优化精简业务流程。及时收集总结办税缴费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,针对登记和信息报送、申报缴税、发票申领代开、税控设备使用、退税、注销等问题,通过简化办税缴费流程等手段,让纳税人缴费人“多跑网路,少跑马路”。整合办税缴费场所功能。扩大导税人员数量,精选业务能力优、沟通能力强的税务人员充实到导税服务团队;在前台导税咨询区域设立“简事快办专区”,对经导服预审精准识别后办理“简单、耗时短”的简易业务,直接快速办理,即到即办、即办即走。

4.提升数字治理能力,打造政务服务“总客服”。全面提升“12345”平台数字化能级,运用数据分析研判功能,智能化分析展示热线数据,实现即时转办率100%,回访、质检100%覆盖,打造成为政务服务“总客服”、社情民意“感知器”、领导决策“智囊库”。建立“一网通办”帮办制度,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线上线下即时帮办代办服务。

5.推进政务服务集成化,提高“一体化”办事体验。推动工程建设项目、税务服务事项及不动产登记事项办理全业务类型、全链条、全流程“一体化办理”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从申请、受理、审查决定到证件制作的全流程全环节在线办理,电子证照“一次生成、统一流转、互认共用”,确保发证率和用证率达到100%。

(二)打造“法治良好”的诚信法治环境

坚持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”,构建执法规范有序、司法公正高效的高水平营商法治保障格局,实现执行合同、市场监管指标全部进入优秀行列。

1.阳光司法,提升司法透明度。利用网络查控系统,实现“阳光执行”。充分利用网络查控系统,畅通被执行人财产发现和控制渠道;建立惩罚体系,提高失信被执行人违法成本;提升执行程序公开性,保障当事人知情权,确保执行过程看得见、查得到。加强司法公开力度。强化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及庭审直播,发挥网站、微信公众号等的新媒体媒介作用,做到应公开尽公开,裁判文书上网指标及庭审直播率位于全省全部基层法院第一档次。

2.推行24小时“不打烊”立案,全面提升执行合同效率。畅通立案渠道,网上立案24小时不打烊。提供窗口、网上、预约、跨域等多种立案方式,增强立案方式的多样性,确保立案平台的质量。持续完善多元解纷机制。建设“一站式”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,建立“多元调解+速裁”工作模式,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。持续推进智慧法院建设。推进智慧审判执行平台应用,努力形成全流程无纸化办案,以信息化考核推动智慧法院建设,提升应用水平,突出应用成效。完善送达机制,提高送达效率。对案件进行集中送达、集中排期,提升送达工作的集约高效性,确保民事案件集约送达率100%。大力推进电子送达工作的进行,通过多种渠道将电子送达操作方式方法加以推广,确保网上送达实时送达、实时接收。大力提升审判质效。继续探索推行繁简分流改革,根据办案数量、质效、案件难易程度进行动态调整,进一步推动实现简单案件快速办理,缩短审理时间。发挥审判通报作用,清理超审限案件。优化执行机制,着力破解“执行难”。继续加强和完善网络查控优势,集中查询,集中控制,集中反馈机制,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力度的同时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,多措并举,提高执行力度,提升执行温度。推进评估拍卖集中处置机制。以执行指挥中心为依托,将评估拍卖集中到执行指挥中心,形成评估拍卖集中化、流水化、专业化,大力推进网络询价,减少评估成本,缩短评估时限,提升执行效率。加强执行案款管理。强化“一案一账户”的使用,压缩退费时限,确保无法定情形的案件全部实现15日内退费。

3.全面推进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提高监管覆盖率。利用辽宁省互联网+监管平台,实现双随机监管计划制定到数据存档统计公示全流程整合、全业务融合,建立联合监管制度,建立市场监管领域跨部门联运机制,提升跨部门抽查比例;制定抽查指引规范监管;建立联席会议机制,推动跨部门抽查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。强化信用监管。落实信用修复机制,组织信用修复公益培训,引导市场主体主动履行法定义务,开展信用修复;依托互联网+监管系统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收集企业信息,为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分析奠定扎实的数据基础,实现市场监管系统全面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。加强互联网+监管。依托辽宁省“互联网+监管”平台,建设功能丰富、数据完备的智慧监管平台,实行数据“一网归集、一网共享”,充分利用大数据监测分析、物联网技术等手段,强化非现场监管能力,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和精准程度。规范监管执法。“互联网+监管”“双随机抽查”等数据平台进行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,为各个执法部门打通执法数据信息共享提供条件。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,严厉查处“刷单炒信”、虚假宣传、侵权仿冒、网络不正当竞争等社会反响强烈的违法行为,有效规范我县市场竞争秩序。加大商业贿赂打击力度,严查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行为。根据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工作机制,随机抽查事项清单、抽查结果等通过各部门网站、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对外公开检查结果、随机抽查事项、抽查计划,将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抽查结果纳入社会信用记录,并按规定推送到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,与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。

4.完善办理破产配套机制建设。推动设立破产专业法庭,实行辖区内破产案件集中管辖;全面加快府院联动机制建设,构建庭外兼并重组与庭内破产程序衔接机制,健全企业重整期间信用修复机制,设立破产费用专项资金,实现收回债务时间平均耗时降低10%、债权人回收率提高10%。

(三)打造“成本竞争力强”的市场环境

着力推动制度性交易成本、生产要素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等综合成本整体降低。营造统一开放、标准互认、资源要素自由有序流动的市场环境,实现开办企业、招标投标、政府采购、获得电力、获得用水用气指标进入优秀行列。

1.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。优惠政策直达享。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果,健全完善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工作机制,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,降低企业成本,减轻企业负担。认真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、创业就业等方面税费优惠政策,促进高质量发展。整合开办企业流程为一个环节,申请人仅需登录辽宁政务服务网,一次身份认证、一表填报营业执照、刻制印章、申领发票、员工参保登记、公积金开户、银行预约开户等信息,实现全流程3小时办结。持续扩大适用于“免申直返”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事项范围,健全“不见面、免申请、秒返还”工作模式,提升资金返还效率。

2.减免企业要素投入,降低生产运营成本。持续大力推行小微企业电力接入“三零”服务(零上门、零审批、零投资)降低客户接电成本,做到能投尽投,使“三零”客户零成本接电,降低客户办电成本,增加小微企业行业竞争力。完善给水报装流程,提高市街管网覆盖面积,给出最优化的给水报装方案,降低用水成本。提供“先通水后缴费”便捷服务,建立“延迟缴费”机制,开通网上缴费电子发票业务。通过地理信息系统(GIS)或设计图纸确定气源接入点,免于现场勘察和方案答复,实现2个环节完成用气报装,深化帮办代办服务,客服专员主动上门对接用户,推行小型工商用户燃气报装红线内和红线外工程“零费用”。

3.优化提升服务方式,降低市场交易成本。推进报装流程电子化,优化“一次不用跑”业务流程,实现受理业务资料、供电方案答复、签订电子供用电合同全流程在线办理。推进政企协同办电,将“以客户为导向”的“最后一公里”业扩配套补强建设提前至客户内部工程建设之前,通过提前获取工程项目批复文件,主动对接服务,启动“业扩配套”建设,实现电力外线工程始终领先客户内部工程。加快完成电子保函推进工作,在担保程序上化繁为简,在担保方式上缓解企业负担,助力企业更好发展。优化采购流程,规范采购行为,保障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,建立并巩固统一自由和公平竞争的政府采购市场。保障市场主体能够有效维护其合法权益,营造全市公开、公平、公正、诚信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。

(四)打造“生态宜居”的创新发展环境

全面创建舒心就业、生态宜居的发展环境,实现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进入优秀行列。

1.建设“一平台三工程”,推进舒心就业。深入实施“一平台三工程”建设,打造“互联网+公共就业”舒心就业服务模式,建设标准统一、信息共享、互联互通的网上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,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提供线上求职招聘服务。完善“一站式”服务模式,线上线下融合推进“人才一件事”办理。推动“互联网+调解仲裁”建设,完善涵盖线上办理、查询、统计和分析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办案信息系统,推进仲裁程序规范化、文书格式统一化、管理监控实时化、业务沟通网络化。依托“沈阳市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”,在移动端和PC端同时上线毕业就业创业服务事项,为应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“智慧安全、快办通办”的线上服务。向符合条件的来康就业创业应届毕业生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,加大大学生参加企业见习实训扶持力度。

2.营造生态宜居新环境,高质量打造绿色生态。不断巩固河湖生态保护成果,全力推进辽河流域、卧龙湖、三台子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,确保八家子河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。持续做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,加强大气污染源管控,确保空气质量不断提升。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工作。

四、组织保障

(一)全面加强组织领导。坚持高位推动,充分发挥县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“双组长制”效能,压实各部门一把手指标第一责任人责任,全面统筹推进各指标领域建设工作,协调推动解决重大难点问题。坚持统筹推进与专班攻坚相结合,建立“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专班”由副县级以上领导挂帅,相关责任单位具体执行的重大事项工作专班机制,实行“一个事项、一个专班、一套机制、一抓到底”,成立4个工作部和12项指标工作专班,既统筹推进又分兵把口负责各指标领域建设工作。

(二)完善工作推进机制。实行“红黑榜”发布机制,利用评估手段,定期发布各指标领域对标达标情况,“红榜”宣传成效,形成示范引领,“黑榜”曝光问题,推动立行立改。

(三)加强第三方评估。聘请专业第三方机构、争取上级业务机关指导,为我县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。

(四)强化营商环境监督。强化纪委监督,对落实不力、推诿扯皮、敷衍塞责等问题开展日常监督、专项检查,精准把握破坏营商环境问题重点领域,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“硬约束”。强化人大、政协监督,积极发挥政协对营商环境民主监督作用。强化社会监督,在政务大厅设立“办不成事”窗口,通过营商环境监督员,全方位、多维度收集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反映的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,以及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对策建议。

附:《康平县营商环境评价各指标领域优化提升任务清单》

       康平县营商环境评价各指标领域优化提升任务清单10.17(1).docx

主办:康平县人民政府 承办:康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
网站管理: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(沈阳市信息中心、沈阳市信用中心)
建议使用1366*768分辨率 IE8.0以上版本浏览器 辽ICP备10005777号-1
  维护电话:024-87349706  网站地图
网站标识码:2101230002 辽公网安备 21012302000001号